【媒体关注】行走的“大思政”大课堂、 不朽的“三线”红色记忆

作者: 发布时间:2023-12-19 点击数量:

近日,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同学们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大思政课”实践研学结对活动。他们走进了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结对签约基地——816小镇,一座与乌江相伴五十多年的“三线建设”核军工遗址。

据了解,本次结对活动由该校的30多名学生参加,让学生们了解“三线建设”的时代背景,深入体会816工程建设时期前辈们的无私奉献精神,赓续816工程的红色血脉,延续816工程的精神传承,让同学们感时代之艰辛,悟红色之精神,明正确之思想。

同学们参观了816小镇的展览馆,通过观看珍贵文物、图片和影像资料,深入了解我国核工业和“三线建设”的辉煌历史和伟大成就,深深的被先辈们的伟大奋斗精神所感动。这些历史的印记,犹如回音般在每个同学心中回荡。进入芳华大礼堂,精神矍铄的“三线爷爷”穿着军装,讲述起他曾在基地工作的真实故事,“时隔近半个世纪再来回忆‘816’,它在我心中,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我的青春,苦与累都抵不过那句,当祖国需要的时候!”同学们在“三线爷爷”的课堂上,深刻感受了当年816人“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精神面貌,并在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对当前国家的科技发展、民族复兴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通过生动的故事和现场的教学让同学们认识到了三线建设时期的物资匮乏和生活艰辛,进而向同学们传递红色思想,延续三线精神,继承红色意志,赓续红色精神,传承红色信仰。

随着旅程的深入,同学们终于来到了816地下核洞体工程,走进洞子,洞中有楼,楼中有洞……这个掏空了整座“馒头山”的人工奇迹,承载着无数816人的豪情、激情和汗水……

当思政与现实共鸣,才能让有意义的“大思政课”更有意思,达到耳濡目染、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链接资料:816小镇的历史是一部活的中国三线军工建设史,这里拥有数十栋历经半个多世纪风雨依然挺立的工业建筑遗产,以及上百台褪去荣光的机械设备,这些军工文物是历史的记录者、承载者,无声讲述着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精神密码,见证了我国核军工事业发展的伟大历程。

转自【学习强国-重庆学习平台】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